綠色社區創建是國家重點推進的一項工作,國家、各部委作出一系列的政策部署,出臺《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〈綠色生活創建行動總體方案〉的通知》(發改環資〔2019〕1696號)等文件。
深圳市政府以綠色社區為抓手,開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,發布《深圳市綠色(宜居)社區建設評價要求(試行)》指標體系,并將綠色社區列入市對區考核事項。
大鵬新區作為深圳市的戰略支點,位于深圳東部海岸線,在加快推動城市轉型升級中具有重要意義。深入開展大鵬新區調研工作,是新區制定2023年綠色社區創建計劃、開展社區綠色化建設進程的重要環節之一。
通過調研發現,大鵬新區綠色社區創建在實踐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,例如基礎設施不夠完善、停車占道問題、架空管線不規范等。為此,國房根據大鵬新區實際情況,提出優化社區資源配置建議,制定解決問題的合理措施與路徑。
經過調研,大鵬新區在綠色社區建設上取得顯著進步,讓人眼前一亮。
“一老一小”綜合服務示范項目
全市第一家由街道敬老院升級改造的嵌入式養老機構,設有兩棟養護樓、一棟托育樓。該項目為長者提供集短期托養、日間照料、居家養老、醫養結合、文體娛樂等功能多樣的服務;統籌協調長者服務站點及街道社工站、養老社工等資源,搭建葵涌智慧養老平臺,提升智慧化養老服務水平,推進可持續普惠養老。另外,托育園主要為0-3歲的嬰幼兒提供全日制托育服務,為兒童量身定制成長方案,既讓兒童強身健體、茁壯成長,也培養其積極動手實踐、動腦思考的能力。老幼兩代共享高質量服務,實現“老有頤養”“幼有善育”。
望漁嶺多功能綠道
大鵬新區首個多功能綠道,位于望漁嶺公園。項目連接雷公山、和望漁嶺防火帶,串聯了沙漁村古村落、東江縱隊北撤紀念公園,集沙灘、山景、海景等自然人文景觀于一體。綠道的建設遵循生態保護與旅游、森林防火、綠道、登山等功能相結合的原則,利用原有的森林防火道等進行整合提升,把林科道(林業科研生產道)、防火道、景觀道、登山道、護林道、救援道“六大”功能集于一體。一方面有利于森林防火物質運輸的便捷化,減少撲火費用和火災損失,保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,維系區域生物多樣性;另一方面在保持防火帶原有防火功能基礎上,可以削弱防火道對山體的不利景觀效果,有效地組織休閑游覽的路線,整合交通體系、生態環境、景觀功能等方面的有機聯系,實現旅游與生態資源共享,為市民建設一個風景優美,山海合一的自然生態旅游網絡。
東涌紅樹林濕地公園
以紅樹林生態修復為主,并在保護原生紅樹林的基礎上進一步增種紅樹,主要包括生態廊道、綠化種植、棧道、自然學校等工程,是集生態教育、文脈傳承與戶外休閑旅游為一體,獨具大鵬特色的生態文明型濕地公園。園區分為A、B區域,游覽和體驗活動主要集中在A區域,建有入口景觀橋、空中棧橋、景觀平臺、生態步道和自然學校、魚塘濕地等。而B區是重點保護的紅樹林濕地區域,增加灘涂、生態綠島、水域,提高生物棲息繁衍環境,并建有雙層的觀鳥屋,打造人鳥林相望不相擾的紅樹鄰里生態社區。該濕地公園的建設不僅可增加碳匯,更能有效緩解熱島效應,提高生態系統調節功能。